close

時間的重新計算,下文歸納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服務業的興起與轉型,第二個是網路的出現。
都跟文創息息相關。台灣前幾天出現一個消息,亞藝影音被迫加班到晚上三點,雖不是24小時的7-11,不過其意味的是
單一時間觀被打破,意味社會又將重組改變,過去朝九晚五的習慣是跟著公務員或大企業的,但是現在諸如科技產業,也沒有這麼在玩的,服務業更不用說。

其他還有幾個資訊值得繼續觀察,比如外食人口增加(也難怪,8-9點下班的去接小孩的人還有閒情逸致做菜嗎?做菜我看是王偉忠姊姊那種眷村菜才能作得到的時代吧!)
家庭的意義、消費的意義都將改變。
以及,注意,亞洲人花很多時間在工作上,至少日本與台灣是如此,這個是我視為教育體制以外,對文創生活最傷的,歐美人加班觀念很淡薄,注重時間管理,但是台灣不吃這一套,走血汗工廠道路。
歐美人文創因為有休閒生活,可以沈澱,因此有文創產業的基石,台灣若急著賺錢,花很多時間在低附加價值、耗時耗能的產業,文創不可能起來,因為沒時間消費,就算休閒娛樂,也大概是消費大眾媒體而已,比如色戒話題很熱,那就去看色戒,此外就沒時間作其他的休閒與消費了,越小眾、越耗時間與精力的創意生活活動,死的越快。

不過下文說到地中海人先午睡再吃飯,我感覺怪怪。已經有人批評了。
他們只是很晚吃午飯吧?


==========
二十四小時消費也「全球化」了!葡萄牙、台灣人最晚睡
 
‧財訊月刊 2008/03/10 
 全球化趨勢下,工廠三班制全天候運轉,各國服務業也有愈來愈高的比例開始日夜無休服務,環保爭議、生活品質議題也隨之而來。 
 
 
【文/蔡靚萱】
看看台灣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二十四小時商店,不禁讓人納悶:是台灣人特別愛熬夜?還是台灣業者太勤奮了?事實上,消費時段延長、夜間工作者增多已經是全球趨勢,二十四小時商店帶來的衝擊,更是許多先進國家的熱門討論話題。

台灣人全球第二晚睡

先來看看國際上哪一國的民眾最晚睡?根據ACNielsen二○○五年在網路上所做的二十八國消費者習性統計,調查各國網友的作息,雖然並非全體國民的抽樣調查,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各國民情。網友最愛熬夜的前十大地區,有七個在亞洲、三個在歐洲地中海地區,第一名是葡萄牙,有七成五的網友過了晚上十二點還不睡,第二名是台灣網友,有六成九還沒爬上床,第三、四名的韓國、香港各有六八%、六六%網友當夜貓子。

ACNielsen分析,亞洲區本來就以勤奮聞名,地中海地區則有歷史悠久的午睡習慣,午睡完才享用午餐,等用完晚餐已至深夜,晚睡者眾。另外,由於現代社會夜間娛樂愈來愈多元,二十四小時服務愈來愈多,加上全日無休的網路,都是熬夜族群變多的原因之一。同時,該研究也發現,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是熬夜的最大族群,亞洲區三十多歲的人也比歐美人來得喜歡熬夜。

事實上,反映在消費活動上,由於烹煮晚餐的需求,讓西班牙有超過半數的家樂福量販店二十四小時營業;勤奮的台灣與日本,則各擁有全球二十四小時便利商店密度第一、第二名的榮銜。

三班制、夜間消費,創造二十四小時商機

其實,不只這兩個地區,歐美國家的睡眠時間也都逐漸延後,晚睡、消費活動延長,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改變,而是超過半個世紀慢慢演變出來的長期趨勢,這點從美國7-ELEVEN的發展過程就可一目了然。一九四六年,美國南方冰塊公司把旗下的連鎖便利商店Tote'm改名為7-ELEVEN,就是為了宣傳商店營業時間延長為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美國7-ELEVEN公司指出,當年美國的人口結構、生活型態轉變,年輕人口比例增高,生活步調更為忙碌,導致在傳統營業時段外消費的需求增多,事實證明,此後不少美國零售業者紛紛效法七點到十一點的做法。

延長消費時間的趨勢愈來愈明顯,直到一九六二年,美國德州首府奧斯汀的一家7-ELEVEN附近的大學校園舉辦了大型足球賽,晚上散場後觀眾來店消費絡繹不絕,讓店家根本沒有機會拉下鐵門,從此確立了二十四小時營運的商機,隔年拉斯維加斯分店也加入夜未眠的行列,至今世界各地大多數的7-ELEVEN都已經二十四小時營業。

各國二十四小時商店都成長

美國7-ELEVEN公司分析,由於傳統工作時段已被打破,有愈來愈多的工作延續到深夜,清晨的工作者也不少,加上工廠採三班制日夜無休,以及生活忙碌導致民眾晚睡早起,加上消防員、警員、醫護人員、卡車司機、公共工程維護人員等等,造就了龐大的夜間消費人口。

這個現象在英國也被研究機構觀察到了,英國未來基金會(Future Foundation)在○四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英國人正快速地適應二十四小時社會,該基金會指出,○四年約有七分之一的人在夜間外出消費,預計二○年將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英國民眾進行夜間消費。尤其年輕人的意願最強,在二十五到三十四歲的人中,有半數表示寧願選擇住在購物時間彈性方便的城市。而最明顯的證據之一,是凌晨四點到上午九點之間的客服電話來電數出現了驚人的成長。

未來基金會預測,由於工作時間更長,收入也隨之增加,相對處理家務的時間變少,二○年英國民眾休閒時間將有更多比重用於出外用餐、看電影、上酒吧或俱樂部消磨時間,購物、旅遊的支出比例成長;同時,兒童托育時間將增加,在家用餐的時數恐減半。

另一方面,該調查也顯示出有五分之三民眾擔心進入二十四小時社會將對家庭帶來負面影響,四分之三的人認為將對生活造成壓力,未來基金會分析,傳統的朝九晚五社會已經被工作型態變化、全球化、即時服務文化以及網路所破壞了。

交通、噪音、治安、減碳惹爭議

在這個大趨勢下,各國的二十四小時營業商店數目都呈現成長。全球最大的量販體系Wal-Mart在其年報中指出,二十四小時營業已確定是個趨勢,新成立據點大部分為二十四小時營業。同時,以往受民眾消費習慣以及法律限制不得通宵營業的地區也漸漸鬆綁,加拿大Wal-Mart經歷了三年在聖誕採買周延長為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試驗後,今年首度有二十五家量販店開始二十四小時營業。在其他大多數州都廢除營業時間限制後,澳洲西澳省省長上月也將延長賣場時間正式列為下一年度競選連任的政見。

就連嚴格限制商店營業時間的德國,也早已放鬆管制。過去德國限制商店開門不得早於六點,只有麵包店可以提前半小時營業,打烊時間則不得晚於晚上八點,周日不得營業,只有很少數如高速公路加油站才能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這項嚴格的法律在○四年被一家連鎖商店告上最高法院,指控法令違憲,雖然德國政府最後勝訴,但在龐大的民意壓力下選擇將燙手山芋轉手,在○六年中將制定營業時間的權限下放給各州。此後絕大多數州政府都已將時間放寬為二十四小時,不過尚未放寬周日休業的規定。

然而,二十四小時商店席捲全球並非沒受到阻礙,不像台灣人對於半夜消費活動習以為常,甚至還有二十四小時量販店帶動地區房價上揚的正面效應,歐美地區民眾對二十四小時商店態度其實又愛又怕,當自家的鎮上要設立二十四小時大賣場時,居民抗爭仍時有所聞。

底特律小城LIVONIA在○五年投票反對設立二十四小時Wal-Mart商場,理由是會增加噪音、交通阻塞與犯罪率。英國量販巨擘特易購(Tesco)最近也在蘇格蘭地區踢到鐵板,預計在Glasgow市開設的超大型量販店遭上千名居民請願反對,理由是將影響交通、環境品質並造成小型商店倒閉。同時,二十四小時商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來也開始受到注意,批評者認為,換算碳排放量是一般營業十二小時商店的兩倍。可以想見的是,隨著社會演變,這些爭議與討論將愈來愈多,未來如何應付這些批評檢討,將是二十四小時商店業者的挑戰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