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時兩篇投書,都是針對文創。也有共通性。可一起談談。
第一篇談雲門大火事件,其實分斷都有點到幾個問題與現象,可惜,也都是浮光掠影的帶過,尤其很多都是大問題,大問大答,雖問題很好,但是有意猶未盡之感。

共通性在哪?就是問:台灣自己文化的競爭力在哪?台灣有哪些可以給人家看,讓人家看了之後,還願意掏腰包?
這點在歐美國家開始發展文創,都傷透腦筋,台灣好像相當無理頭,覺得還好,仔細一看,原來成效不彰,2007年結束的觀光客倍增計畫,僅達到目標的7成多,其他包括執行文化計畫者,都想要更改原本目標,達不到,乾脆把滿分從100降到60,不就達到了?相當有趣,那我看公務員薪水也減薪6成,取消退休俸,愛怎麼修訂目標、隨便。

我的觀點,台灣至今都沒將文創,列為國家重典政策,事實上也沒有必要,台灣如果在其他產業,諸如生物製藥、軟體應用等,找到出路,替代高密集勞力的產業,也可,文創搞不好過去只是試水溫的,所以國發計畫08年要驗收,也沒多少人關心。
至於一開始提到的文化預算,事實上文化預算多年間大致都沒更動,施行方式應該都沒變過,我們現在好像覺得文創國家有在動,部分是因為特別預算(應該有部分是借錢來用),另一部份是媒體炒作,所以,最根本的『官規官制』沒有多大更動下,文化政策維持現狀,理應正常。
=========
中國時報 2008.02.20 
讓雲門之火燒出文化希望
孫瑞穗

     日前,台灣國寶雲門八里練習場被一場無名火把三十五年來的作品精華燒個精光,燒得人心痛不已。這把火不但燒出了藝術工作者長期在貧瘠環境中求生的辛酸,也燒出了工業城市與國家轉型中的文化議題。

     台灣的文化政策基本上繼承了東亞工業國家的特質,文化是拿來做意識形態治理,用來「粉飾太平」的。既然是妝點用的,它便經常處於國家發展計畫的尾端,文化預算更是少得荒謬。許多文化人和團體即便領到一點點公家補助,在不足額情況下硬被要求在期限內完成作品,也是生不如死。

     雲門之火所燒出的,不只是文化補助款或空間安置問題而已,而且是結構性的文化政策定位。

     國家決策者之所以輕蔑文化,乃是將文化和藝術誤認為化妝術,忽視了文化其實可以反過來作為城市與國家發展的動力,像火車頭般地帶領新興文化工業發展,既培養文化生產者,又能帶出無可限量的新經濟價值。甚至,也可以用來打造有創意的城市環境,孕育文化生活。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九十年代全球化策略的特色,便是重新定位文化的發展價值。殖民者離去後,他們將爭取獨立於馬來文化之外的抵抗性華人認同及在地多族群社會的文化特色進一步美學化,甚至文化產業化。

     中國經濟崛起後,他們利用地理上和文化上鄰近中國的區域優勢,重新轉化發明了「華人」身份認同,發展「華人文化」相關的產業,包括移民歷史,服飾,建築及食物等;甚至,他們廣設「華語教學中心」和「當代中國研究」,並積極向世界輸出。二十年來,新加坡幾乎成為西方人瞭解當代中國的前哨站,在英語世界中不但取得了一種獨特的「華人文化」詮釋權,也為國家和城市製造了無可限量的發展與觀光價值。新加坡文化全球化的發展策略,也間接協助了新加坡在新亞洲區域認同中找到自我定位。

     或許你到過太平洋彼岸的舊金山,曾被那彎曲有致又層次豐富的城市地景吸引目光而駐足讚嘆。然六○年代前,它只不過是座像老九份一樣衰頹殘破的金礦城。便宜租金促使窮作家和藝術家逐漸集居市中心形成藝術社區。在一場不經心的空間塗鴉活動中,在陽光下繽紛發亮的粉彩房子意外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讚賞,於是他們集體要求市政府保留作品,並適度開放城市設計準則,讓市民自行選色塗鴉自己的房子,讓市民獲得社區認同感。

     藝術家在城中的群居與文化創意活動,意外造就了我們今天所見五彩繽紛又饒富特色的舊金山新城市面貌。更有意思的是,這個自七十年代以來集結反文化運動精華和藝術動能的城市,及其所形成的創新氛圍,正是為矽谷高科技園區爭取到全世界源源不絕優質技術人才最重要的環境誘因。

     當然,文化不只是好生意。它不只是城市新經濟的發展動力,也表現了特定國家的精神內容,更是居民認同依存的生命環境。新加坡的全球化策略,成功地讓文化認同政治從對抗到產業化,而舊金山創意環境之打造讓人們更願意群居在優質又有學習性的文化環境中。

     像雲門舞團或蔡瑞月舞蹈社這類有能力將台灣移民社會中關乎族群與國家認同及人權奮鬥史進一步美學化為藝術作品,又可以將之遠播到世界各地的團體,根本就應該被列為國寶級文化資產,加以保存並發揚光大。甚至,本該讓它們被適當安裝在城市網絡之中,作為創意活泉。

     藝術文化生產者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文化小精靈,只有通過他們手裡的仙女棒,才能化腐朽為神奇,將醜陋工業城變身為美麗而永續的家園。也只有徹底轉變我們對於文化的政策定位,才不枉雲門燒出的這把普羅米修斯之火,祈禱它燒出台灣下一階段的文化新希望。(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程專題教師)

===========
中國時報 2008.02.20 
去脈絡化 台灣觀光致命傷
林淑芬

     號稱「自助旅行聖經」的「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發行人惠勒夫婦最近聯袂來台,掀起一股不小的矚目。在惠勒夫婦暢談各式旅行心得之餘,很多人更希望知道的是,在世界各國旅遊者的心目中,台灣的觀光特色到底是什麼。

     翻開觀光局的施政方針,推動多年的「觀光客倍增計畫」,今年已進入驗收階段,預計要在今年達成來台旅客五百萬人次的目標。但根據相關統計,二○○七年僅來台的總旅客人數僅為三七一萬人次,距離五百萬人次的目標,顯然還有頗大的差距,甚且觀光局也在去年十月對外公開表示,今年的五百萬人次目標已經不可能。

     台灣的觀光政策,顯然出現缺失與不足。許多人對於台灣豐富的文化資產、自然景觀都相當自豪,然而台灣的觀光產業卻是步履蹣跚、欲振乏力,這不禁讓人要問,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外國人願意/不願意來台灣觀光」,這是觀光政策擬定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仔細審視觀光局的各項推動措施,不難發現,屢屢出現「去脈絡化」的嚴重缺失。

     「去脈絡化」,出現在幾個層次。第一,與台灣在地特色脫節,觀光局的幾項重大對外行銷工作,包括:拍攝偶像劇、舉辦國外夫婦來台蜜月活動等等,都看不出與台灣在地文化、景觀、節慶有緊密結合之處,反而處處充滿突兀。

     第二,無法與國際/區域間重大事件結合,例如,今年的北京奧運,東亞各國早已擬定相關計畫,希望吸引龐大的奧運觀光客順道前往觀光,但台灣卻在今年初才提出一個「旅行台灣年」的計畫,且僅僅喊出「奧運到北京,觀光到台灣」的口號,其餘付之闕如。

     惠勒夫婦說,旅行者期待的,是發掘屬於自身的獨特體驗,因此,旅行途中的人文活動與自然景觀,都是旅行者亟欲搜獵的重點。更進一步說,世界知名景點在觀光客心中,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色與地位,觀光客希望藉由旅行,與當地發生關係,創造屬於自己的全新體驗。台灣的國際定位不明、觀光特色不明確,而國際行銷卻又無法清楚展現台灣特色,這些問題,都讓努力多年的「觀光客倍增計畫」徒勞無功。

     總的來說,觀光政策的「去脈絡化」,缺乏完整規劃的對外行銷,加上台灣在地特色的欠缺掌握等等,都是台灣觀光當局必須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再者,針對北京奧運進行進一步的規劃,更是今年度重要的工作。當我們看到日本、韓國乃至於東南亞各國早已準備多時,甚至已經提出「歡迎各國選手前往進行熱身訓練」的計畫,我們不禁要問,台灣呢?

     (作者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