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國內在視覺藝術的畫廊突然大好,有趣的是,我倒是在經濟類型的期刊或報章上看到,下面報導,叫做經濟日報,相當有意思。
從管道可以看到,這個被歸為藝術產業,又大好的部分,是哪一個環節現在大好,畫廊、博覽會,大致上比較通路部分,而不是創作吧?
而且這一塊,其實是跨兩岸的部分,上海、台北等地互通有無的現象很明顯。而不是只有在台灣生產或通路只在台灣。

一般在藝術與文化政策上,探討的大多是屬於創作端,先前在討論的補助,雖然針對表演藝術,但事實上,產業練大致針對的是創作端。但是下面,幾乎都是中游或下游,而且因為靠近市場,不只一片大好,更符合市場機制運作。
所以最後一篇,也有人恐懼現在漲幅過快,未來可能後勢不看好,這種是股市漲跌的看法,沒想到也用在藝術界上,可見這一塊的藝術產業部門,所針對者為何。
不過可能需要顛覆既有思維的是,為何不能讓這些通路試看看,讓他們來培養創作者?而不是單一化的,只靠國家給些微補助?

昨天與MARK談到補助,消費者補助。這些視覺藝術的消費、拍賣市場的消費,不知是否可以補助?
他們買畫、評畫,都要相當的眼光與水準,當然要教育與做功課,跟策展人、評論人討教與接觸。但是,能買得起的人,非富即貴。

======
台北藝博會 參展畫廊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08.02.18 04:13 am
 
 
藝術市場火熱,由畫廊協會主辦、今秋登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招商也傳出捷報。畫廊協會理事長蕭耀昨(17)日表示,今年台北藝博會將重返世貿一館舉辦,目前已有120家國內外畫廊確定參展、較去年的65家成長近一倍,突破歷史紀錄,總成交金額更可望上看6億元。

此外,台北藝博會也首度與中國大陸上海、南韓首爾兩地的藝術博覽會串連,不僅拉近舉辦時間,還交換VIP名單、共同對外行銷,希望吸引更多國際買家關注亞洲藝術市場。

台北藝術博覽會已舉辦15年,第16屆將在8月底登場。藝博會群聚所有畫廊業者與收藏家,每屆展覽都非常熱絡,一直是區域藝術市場的景氣風向球。近來來台灣藝術市場回溫,去年台北藝博會不論參展攤位、參觀人次與成交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一般預料今年將更上一層樓。

蕭耀指出,今年台北藝博會規劃350個展位,目前已有120家畫廊確定參展,較去年成長近一倍;參展畫廊中,有一半是台灣業者,其餘分別來自日本、大陸、南韓、新加坡、荷蘭、美國等地區。

其中以日本業者對台灣市場最有興趣,已有Gallery Terra Tokyo、Tsubaki、Unseal Contemporary等13家畫廊業者參展。蕭耀說,畫廊協會到日本招商時,有20多家業者參加說明會,超過預期;畫廊協會是經過篩選,才選出13家業者參展,這也顯示日本業者非常看好台灣收藏家的實力。

蕭耀表示,去年台北藝術博覽會的參觀人次約5萬人、成交金額約4.5億元;今年業者積極參與,推估總成交金額有機會上看6億元。

至於展覽區塊,目前大致分為經典藝術區、當代藝術區,以及「藝術與科技」的主題特區;為反映多媒體創作蓬勃發展的市場現象,今年還規劃錄像藝術區。

今年台北藝博首度與上海、首爾兩大藝術博覽會串連。

蕭耀說,三大藝術博覽會不僅將舉辦時間拉近,並交換VIP名單、共同提出邀請,也共同行銷,希望吸引更多收藏家進行「亞洲藝術之旅」。

【2008/02/18 經濟日報】
 

======
藝術經紀策展 異軍突起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08.02.18 04:13 am
 
  http://udn.com/NEWS/MEDIA/4222022-1796853.JPG
 
當代藝術空間總監韓之演。
記者鄭瓊中/攝影
藝術市場火熱,新畫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設立,新型態的藝術經紀與策展公司也隨之崛起。由南韓策展人韓之演創辦的韓之演當代空間,就跳脫傳統畫廊的角色,朝「專業經紀、國際策展」的方向發展。

韓之演當代空間上周末來台,在信義誠品舉辦中國當代藝術家鄭德龍在台首檔個展。去年以來,韓之演已陸續與索卡藝術中心、Gallery J. Chen等畫廊合作、為其策劃展覽,頗具知名度;本次鄭德龍個展是韓之演當代空間首次在台獨立辦展,格外受市場關注。

韓之演表示,以前藝術家想要進入市場,必須選擇與特定畫廊簽訂合約,尋求經濟支持與展出機會;這麼做雖然藝術家會很有「安全感」,但同時也受限於合約,局限自己的展出地點。

近來當代藝術火紅,有愈來愈多人開畫廊,卻不見得有足夠的人脈、對各區域藝術發展未必能全盤掌握,需要有專業機構來為其策展。韓之演觀察到這兩點,決定首開先例,切入藝術經紀與專業策展領域。

韓之演說,現在採取的營運模式是與藝術家簽訂經紀約、再與畫廊合作,由畫廊提供空間、她策劃展覽,藝術家就不必受到畫廊長期合約的限制,只要專心創作;經紀人負責尋找寬廣的舞台,推廣旗下藝術家。

市場人士認為,藝術市場逐漸成熟,國界的概念已愈來越愈糊,亞洲當代藝術正在整合。一間好畫廊要能提供豐富、多元的展覽,藝術家則需要跨國界的曝光機會。韓之演就掌握這個趨勢,才能異軍突起、迅速茁壯。

韓之演旗下共有15個藝術家,包括中國大陸的鄭德龍、台灣的洪東祿、南韓的金昌謙等。每個月韓之演會在不同的畫廊推出二至三檔展覽。

韓之演在南韓國出生、成長,大學主修東方美術,以後赴北京中央美院讀研究所,畢業後曾任北京索卡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2008/02/18 經濟日報】@
 
=======
分析》回歸藝術基本面 榮景可期
 
【經濟日報╱記者 黃啟菱】 2008.02.18 04:13 am
 
 
台北今年「很藝術」。不僅米勒名畫「拾穗」、「晚禱」將來展出;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也是未演先轟動,除了重返世貿一館外,參展業者還較去年成長近一倍、成交金額更是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在藝術市場榮景背後,由於部分畫作一下就飆上天價、炒作痕跡太過明顯,已有業者與收藏家開始擔心,市場不知何時會走軟。

去年一年間,台灣接連開了三家拍賣行;五家拍賣行在去年的秋拍,也創下23億元的驚人成交量;還有不少人開畫廊,都是想搭上這波藝術多頭列車。

由於台灣藝術市場已經寂靜很久,在業者動作積極下,新興藏家也不斷加入市場,希望能發一筆藝術財,更有股市名嘴報「明牌藝術家」。在這種氛圍下,近來「新藏家狂熱、老藏家冷靜」的情況已愈來愈明顯。老藏家看過市場興衰起落,知道這樣玩下去,很容易就慘遭套牢。

藝術市場不像股市交易資訊的透明度高,更重要的是「上車容易下車難」,藏家還是應回歸基本面、檢視藝術家的藝術性與創造力,才能快樂收藏,市場榮景才能持久。

【2008/02/18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