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兩篇,一個是去世界各地考察知名藝術節、一個就是做總括反省,甚至最後還能思考自己中時批判這個議題的盲點,很好(因為他們就承辦宜蘭的節慶)。
陳文茜說:只可惜你留在台灣。當然會被批判說,這傢伙文化買辦。不過我會反過去想,他們倒帶入不同於台灣的新觀點。去愛丁堡、雅威濃,要看的不是多少藝術品給你的感動,而是,他們怎麼撐起這個藝術節,甚至收支平衡、有收益?為何台灣就是在燒錢?日本花上億,但是政府出的資金僅10分之一,台灣幾乎都是政府出錢,民間企業為何不跟進一起飆?底下原因為何?

第二個問題是,台灣如果本身是一個品牌,他最為人之的部分是什麼?愛丁堡是英國的話,台灣有什麼?第一個子問題是,台灣有什麼特色,讓老外一眼看出來:this is from taiwan?第二個是,台灣有那個活動,登得上世界台面,讓其他地區的人都願意花錢來,像湧入法國雅威濃一樣?如果沒有,一天一活動可以說失敗,因為只是內銷、選舉內銷,無法外銷。甚至連內銷力都下降,因為預算等因素。

至於後面所談的文化單位應該辦黑臉,我倒提出一個意見。這種東西,事實上官方不做,第三部門應該要做。歐美有針對文化藝術項目表現進行的一些評鑑,這些表現評鑑,後面就是諸如優惠政策的依據,如果對活動、團體營運等面向,有第三部門能夠不斷研發好的評鑑機制,獲得評鑑權威(猶如美食雜誌),很多文創現有困境,或許可以有所明顯突破。但是,第三部門現在遇到困境,就是錢。尤其現在官方灑錢中,不少活動等,都讓第三部門承辦,一則是第三部門無法透過良好經營,轉型讓私部門資源投入,活化文創產業機制。吃公家飯,意思就是要被公家收編,哪有社會監督的力量?(不管是批判政策或執行評鑑)媒體也遭遇類似問題,尤其開始承辦官方活動,或收官方的廣告費。
透過資本機制的收編,更巧妙、更無法反抗。何記者寫本篇報導,可能也是提著頭見總編吧!

 資料來源:鴕鳥手記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turtle/
===========
【全台飆節慶】專題系列六:他山之石篇 
2007-02-22 23:38 |迴響:0|點閱:1860

【系列六:他山之石篇】 ※本系列原刊於2006.03.11中時六版

 

 ◎巡迴採訪:何榮幸、陳嘉宏、黎珍珍、高有智、何博文、林諭林、范姜泰基、曾薏蘋

 ◎本篇執筆:林諭林

 

Part1【日英法成功之道 用心加創新 別一股腦想賺錢】

 

 潺潺流水聲,從歇腳的涼亭旁傳來,寧靜清幽的感覺,完全無法想像自己正和數萬人處於一個展覽空間,無論是搭上遊船,緩緩在運河中前進,或是呆立佇足,驚訝畫家莫內名作「睡蓮」場景重現眼前……立委田秋堇回想起訪日本「濱名湖花卉博覽會」的內心悸動,用了「肅然起敬」四個字做為註腳。

 二○○四年四月在日本靜岡縣濱松市舉辦的濱名湖花博,用長達七年的前置籌備,換來遊客畢生難忘的記憶。

 台灣民眾對去年日本愛知萬國博覽會印象深刻,但台灣舉辦超過二千萬人次入場的大型博覽會,時機仍未成熟,規模稍小的日本濱名湖花博,更值得借鏡。

 

濱名湖花博 居民非常投入

 靜岡縣人口不到四百萬,佔日本總人口三%,但濱名湖花博一百八十七天展期,就吸引五百四十多萬人次遊客,創造可觀觀光收入,並成功與當地都市計畫和土地開發結合,瞭解其策展過程,就會知道成功絕非偶然。

 濱名湖花博以「花.綠.水─創造嶄新生活」為主題,展區佔地五十六公頃,展出六千餘品種,約五百萬株草花,但扣除規模和當地湖光山色自然條件,濱名湖花博與國內的花博相較,特色並不顯著,差別只在當地居民和主辦單位對活動規畫的投入和用心。

 

帶動觀光 才是活動真價值

 早在一九九七年,也是舉辦前七年,靜岡縣府即成立「靜岡國際園藝博覽會協會」負責籌備,縣長擔任名譽會長,實際執行則由地方社團幹部擔綱,上下意見充分交流。

 此外,為強化居民認同,從串連靜岡縣各景點為出發,讓博覽會活動空間由點擴大到面,並強調縣民參與,推出植樹認養、志工研習等活動。

 濱名湖花博成功也與細膩、有遠見的硬體建設息息相關,例如活動前四年已完成場地基礎建設、一年前完成停車空間,但最令人稱道的,還是其設置廁所和休息座椅的用心。漫步花博會場「濱名湖庭園公園」,平均二百公尺就有一處廁所、五十公尺就可找到一處休閒座椅,且鑑於女性用廁比率較高,還增設許多女廁。田秋堇就說,在日本「永遠不會因廁所問題壞了遊興」。

 有了基礎軟硬體,活動宣傳也不能馬虎。濱名湖花博二○○二年起即陸續前往韓國、台灣、中國等地促銷,同年十月透過旅行社開始預售入場券,並架設四種語言網站提供相關資訊,網站上還播放展區最新狀況,達到即時、快速傳播效益;至於日本當地宣傳活動,則是活動當年二月才開始,有效區隔宣傳時間。

 另外,主辦單位在展覽前三個月就開設類似客服中心的「情報中心」,並在書店販售活動手冊、付費刊登廣告,多重管道凝聚人氣。

 

籌備七年 換來七十年成功

 濱名湖花博總支出超過新台幣四十四億元(政府補助不到三分之一),乍看之下太過浪費,但事實不然。

 因為有三分之一支出是花在有機會長期使用的會場整備,而廣告宣傳費佔總支出比例不到一○%,比起台灣新興節慶明顯低了許多,才能把更多經費用在強化展覽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濱名湖花博目標是「收支打平」,顯示其不是一股腦想賺錢,能否帶動周邊觀光商機與提高居民對家鄉的認同,才是真正價值。例如博覽會花五個月培訓三千多名志工,不但肩負起活動導覽角色,未來更可勝任社區營造的最佳種子。

 濱名湖花博已閉幕年餘,但濱名湖的生機才要開始。因為活動結束後,展場三分之二保留為綠色公園,另三分之一則計畫為新社區預定地,如此縝密規畫,創造出政府、民間雙贏局面。

 同樣是花博,濱名湖花博耗時七年籌備,換來的可能是七十年的成功。看到濱名湖的光鮮亮麗,別忘了看看背後的付出與努力。

 

Part2【亞維儂、愛丁堡 名氣響叮噹】

 

◎本篇執筆:林諭林

 

 「八月天,如果你在法國亞維儂,已歡度了一場難忘的世界性藝術盛宴……;如果妳在愛丁堡,再耐心等待兩個星期,街道上就有不期而遇的白色肢體,騎著八倍車輪大的高腳協力車,帶著你前往一處奇異的表演場所,它可能是海邊,可能是音樂廳,可能是教堂,也可能是酒吧……。」

 「可惜你只留在台灣。」這是媒體名嘴陳文茜
的文字,帶領我們進入亞維儂與愛丁堡藝術節的想像空間,也帶領我們回到現實。

 北半球的夏天,穿插在刺眼陽光中的,是令人目不暇給的藝術節慶。然而,當小西園、亦宛然掌中劇團等台灣表演藝術團體,驕傲受邀到亞維儂藝術節表演,獲得熱烈迴響之餘,不免讓人著急,為何這些藝文團體在台灣難有一展身手的空間?

 位於英國北部的愛丁堡佔地約一百三十五平方公里,人口約五十萬人,建城有千年歷史,擁有豐富景觀。愛丁堡藝術節固定於每年八月中至九月初舉行,粗估每年為蘇格蘭帶來上百萬遊客,創造新台幣四十億以上收入。

 其實愛丁堡藝術節不是單一藝術節慶,而是整合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愛丁堡電影節、爵士藍調音樂節、國際書展及軍隊分列式等節慶,以前二者規模最大,也充滿對比,國際藝術節以大眾化表演為主,藝穗節則以非主流創作表演為號召。

 儘管兩者訴求不同,但近年都建立起堅強的經營運作體系,分別成立非營利組織愛丁堡協會、藝穗協會,以精簡人力創造最大價值。以愛丁堡協會為例,成員僅廿一名,七人是市政府指派,市長是當然主席,餘由相關協會代表組成,負責每年節目規畫執行,並管理財務行政,只有在藝術節期間才會擴編至二百多人。

 然而,愛丁堡藝術節也非一路順遂,一九九一年的藝術總監Frank Dunlop,不經意出言貶低藝穗節就引發反彈,不但導致他下台也讓當年藝術節票房虧損;幸好隔年新接手的總監Brain McMaster致力發展國際行銷才讓藝術節轉虧為盈。但也因這些磨合,才能確保愛丁堡多元藝術價值。

 

省宣傳費 挹注表演團體

 從愛丁堡藝術節資金運用,可看出其財務逐漸健全。以一九九二年和二○○○年相較,政府補助所佔比例由四一%降至三四%,票房收入則由二九%提高至三四%,贊助金額也由二一%提高至二八%;支出部分,一九九二年花在宣傳公關費用高達二一%,但二○○○年降為一二%,省下來的經費則投注在表演團體的演出費。

 資金運用得當得到裡子,但成功關鍵還是演出內容。愛丁堡藝術節每年由藝術總監根據不同主題挑選節目,十、十一月就會決定次年主題,並在十二月印製文宣,節目表在當年四月出爐,開放遊客訂票,根據當地民調,幾乎六成觀眾在藝術節前三個月已購好票券。

 主辦單位亦曾調查發現,觀眾約有四分之一來自英國其他地區,另十分之一是外國遊客,且超過四成觀光客會在愛丁堡住上一晚,顯示愛丁堡藝術節建構出的觀光產值。

 

政府資助 亞維儂閃藝光

 亞維儂藝術節發展與愛丁堡類似,同樣有官方邀展的主題節目,還有開放給前衛表演團體演出,但必須自負盈虧的外圍藝術節,且一九八○年起,該藝術節也成為非營利組織。

 不過,兩者最大差別在每年法國中央政府補助亞維儂藝術節經費,超過該藝術節總預算五○%,如去年總預算為新台幣三億七千多萬元,法國中央就補助了二億二千多萬元,可說傾全力讓亞維儂成為世界級藝術重鎮。

 但可喜的是,今年步入第六十個年頭的亞維儂藝術節,並沒因國家大幅補助而讓演出內容受限,依舊堅持藝術節獨立性,讓亞維儂真正成為創意激盪空間,更是年輕創作者的天堂。

 

Part3【日小而美節慶 勝過大而不實】

 

◎本篇執筆:林諭林

 

 僅可容納六、七百人的音樂廳,可以讓世界一流音樂家趨之若鶩;沒有特色的城市,可以營造浪漫氣氛一躍成為情侶約會聖地。天文數字預算並非節慶成功要件,只要運用創意行銷,小而美的活動也能發揮意想不到無限魅力。

 三個小而美經驗,足以破除一味追求數大、奢華的迷思。

 日本東北地區仙台市,就是以小而美活動,找到自我定位。赤崁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鄭道聰說,仙台原本不是一個特別浪漫的城市,但每年聖誕節發揮創意,將全市銀杏樹裝上耶誕燈飾,並請來各國爵士樂手、樂團表演,讓整個城市充滿浪漫氣氛與爵士音樂,配合喊出「全日本的情人都應該來仙台談戀愛」,讓仙台從此成為新的約會聖地,開創出每年耶誕活動特色。

 如果各縣市能用這麼特殊的方式跨年,以這種創意精神去行銷城市,新興節慶就會有更多的想像空間與可能性!

 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指出,同樣位於日本東北的宮城縣加美郡,人口不過七、八十萬,將音響功能優良卻僅可容納七百八十席的中新田文化會館定位為「巴哈廳」,從一九八一年起舉辦巴哈節,邀全世界知名音樂家演奏巴哈音樂。久而久之,音樂家都以能在巴哈廳演奏為榮,這種獨樹一幟的訴求,說明了文化創意的重要性。

 竹塹映象鄉土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溫文龍也舉例表示,他日前至日本名古屋關宿考察,走進一間店面,發現裡頭陳列許多當地文史資料,有圖、畫、文字,差點以為是間小型博物館,後來才知道只是販賣麻糬特產的店家。

 溫文龍說,這間麻糬名產店自稱創店原因,是因以前有位著名將軍行經此地,覺得他們奉上的手工麻糬很好吃,從此開店營業,儘管這段歷史可能是虛構,但因為有了故事,讓觀光客聽得津津有味,不自覺掏腰包買麻糬,同時消費了歷史文化,不像國內許多節慶強調活動,忽略文化價值,自然無法建立可長可久的特色。

 他強調舉辦節慶活動無可厚非,但要防止一窩蜂模仿,就須加入在地文化和歷史故事,「縱然故事是創造的也沒關係」。

 Par4【美濃黃蝶祭 另類啟發】

 

◎本篇執筆:曾薏蘋

 

 因為黃蝶祭,我看到了朱鸝!二月天的午後,紅黑相間的保育鳥類朱鸝,有如森林裡的女王,穿梭在谷裡,五、六隻如同小跟班的黑藍色小卷尾,發出「九、九」的聲音「隨侍在側」─這是朱鸝現身的陣仗。在黃蝶翠谷裡,我看到了這一幕!

 美濃愛鄉協進會舉辦的黃蝶祭,民間自發、規模不大、人數不多,卻是全台飆節慶風潮中值得深思的另類啟發。

 七月,是黃蝶最少的時候,有一年的黃蝶祭,刻意選在這個時刻登場,興沖沖想看蝶舞的民眾,大老遠趕到,卻大失所望,但主辦單位就是要讓民眾因為看不到黃蝶而心疼、看不到黃蝶而恐懼,哀悼黃蝶在生態的破壞下,越來越少。

 「黃蝶祭雖然因為新興節慶活動的崛起,觀光客變少,美濃人的參與,卻變多了!」協進會執行長鍾明光認為,當地人看來,黃蝶祭是成功的。

 當初,這裡是反美濃水庫主戰場,因為缺乏管理,土雞城進駐,垃圾被倒進河裡,還有卡啦OK;一九九五年開始辦黃蝶祭,用生態保育凸顯反水庫議題,用柔性保護,取代激情的抗爭。靠著居民及社造團體的結合,黃蝶祭讓美濃「活」起來!

 鍾明光說,黃蝶祭的成本不多,辦的普通一點,不到六十萬元,規模大一點,約八十萬元,每次都能吸引近四千人到美濃,黃蝶祭是希望用感受的方式,讓大家關心生態,而非用侵略的方式,達到觀光的目的。

 去年,黃蝶祭轉成「社區永續」,與美濃米、板條街結合,加入人文、環境後,活動變豐富了,參與的遊客,停留時間增加到兩天。「當地人對活動的態度,由冷漠轉為關心。」黃蝶祭已取代反水庫宣傳的刻板印象。

 「暑假辦的黃蝶祭,讓美濃的年輕學子返鄉,成為解說員。」協進會成員鍾怡婷說,年輕人與家鄉更緊密,更有使命感,這就是黃蝶祭能永續的原因。

 黃蝶祭出名後,流動攤販跟著來了。「但我們沒有拒絕攤販求生的權力。」協會說,他們宣導攤販不能亂丟垃圾,商家每到黃蝶祭,就主動收起卡啦OK,畢竟攤販仰賴黃蝶祭才能生存,黃蝶祭要靠這塊淨土,才能繼續。

 「黃蝶祭用『守護它』取代『消費它』、『操作它』!」雖曾陷入維持品質、人數增加之爭,然而,用生態活動,喚起保育意識,是黃蝶祭轉型成功的地方。

 「自織春風金縷衣,穿紅度翠往來飛」這是古人形容朱鸝惹人憐愛的詩句,因為黃蝶祭,我不僅在翠谷裡,看到朱鸝,還有在地上跳舞的八色鳥。

引用:http://blogger.chinatimes.com/turtle/archive/2007/02/22/150541.html
=======
【全台飆節慶】專題系列七:對策與出路篇
2007-02-23 00:15 |迴響:0|點閱:2313

【系列七:對策與出路篇】 ※本系列原刊於2006.03.12中時十版

 


 ◎巡迴採訪:何榮幸、陳嘉宏、黎珍珍、高有智、何博文、林諭林、范姜泰基、曾薏蘋 

 ◎本篇執筆:何榮幸

 

Part1【淘汰劣質節慶活動 政府別軟腳 速公布評鑑報告】

 

 各類新興節慶如脫韁野馬失控狂奔,馬背上的縣市長、策展團隊已無法駕馭,中央政府則在揚起的風沙中望塵莫及,社區力量、學者專家、大眾媒體皆袖手旁觀,徒留感覺受騙上當的民眾滿臉憤怒與不解………

 事到如今,想要懸崖勒馬,已到了解鈴還須繫鈴人的關鍵時刻。在全球化浪潮中,台灣節慶文化想要從本土迎向國際,現在還不嫌遲。

 

文建會觀光局 應勇於扮黑臉

 十年前,官方補助是各縣市新興節慶最大財源,中央文化政策的主導性不言可喻;但十年後,新節慶規模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官方補助只是杯水車薪,已無法左右新興節慶走向。

 事實上,文建會、觀光局過去近乎齊頭式平等的預算補助模式,很容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後遺症;而政府補助經費全國加總下來,更已形成天文數字公帑浪費。即使文建會、觀光局近年加強審核補助項目,但仍無足夠決心「扮黑臉」以正風氣。

 因此,文建會、觀光局等預算補助單位,必須盡速建立一套具有公平行、可操作性的節慶活動評鑑機制;一方面打破齊頭式平等,有效運用國家資源,另一方面則可藉評鑑結果形成壓力,進而淘汰品質低劣的節慶活動。

 

地方政府動腦 增加文化創意

 我們在採訪過程中發現,文建會去年雖委託國家藝術基金會,針對加入「福爾摩莎藝術季」的節慶活動進行評鑑,卻因各種考量至今仍未公布;觀光局同樣在去年針對三義木雕藝術節、鶯歌陶瓷博覽會、台南府城七夕國際藝術節、台東南島文化節等進行評鑑,至今也仍束諸高閣。

 換句話說,中央雖已開始思考評鑑機制的重要性,但至今仍處於「自廢武功」狀態,根本無法達到對節慶活動的監督、施壓效果。

 我們呼籲文建會、觀光局拿出決心「當壞人」,盡速公布去年節慶活動評鑑報告,才能踏出政府落實評鑑機制、善盡監督之責第一步。

 至於文建會、觀光局等相關部會各自為政,無法有效整合文化、觀光產業與資源,亦是中央政府組織調整的當務之急。未來文化觀光部成立後,必須全盤檢討政府採購法、相關預算制度是否太過僵化,進行必要的調整與鬆綁,才能整體帶動文化休閒產業發展。

 法國文化部的「天下第一部」氣勢令人稱羨,台灣短期雖無法企及卻應有其統籌文化、觀光、人文、生態永續發展等多元目標的國際視野,並據此調整補助方向,讓若干重點節慶得到更多公部門奧援,強化國際行銷,才能從本土走向國際,在全球化浪潮中佔有一席之地。除了中央政府制度性改革,地方政府的宏觀遠見、魄力決心、文化創意,更是「解鈴還須繫鈴人」的關鍵。

 舉例而言,各縣市都在叫窮,宜蘭縣更是全台預算最困窘縣市之一。但早在二十年前,縣長陳定南就編列六億元預算整治及美化冬山河,如果沒有陳定南打造觀光休閒基地,就不會有後來宜蘭童玩節、綠色博覽會的開花結果及觀光產值。

 再如當前各項節慶活動的「燒錢比賽」,由於一味模仿、創意貧乏,只能以高額預算投入媒體造勢以求曝光。但當初屏東縣長蘇嘉全源源不絕的「總統拍賣鮪魚」、「結合套裝行程」等創意行銷,卻能創造議題,以極少文宣預算讓黑鮪魚季一炮而紅。

 為避免每年更換策展團隊、無法長期規畫節慶活動,宜蘭縣更摸索出獨特的基金會運作模式,彈性處理採購、休假、加班等種種問題,避免委外以維持活動品質,並可杜絕圖利特定業者,亦是值得各縣市學習仿效的重要經驗。

 由此可見,政府採購法及預算制度等相關限制雖存在,但這些或多或少都是藉口,因中央已賦予縣市政府採取「最有利標」彈性空間,就看縣市長有沒有決心、願不願意動腦而已。

 

強化社造力量 擴大在地參與

 此外,公務員的心態也應與時俱進調整。任何節慶活動想要成功,皆與交通維持、動線規劃、環境美化、餐飲安全等息息相關,不可能只由單一局處辦好,而應注入「每次節慶活動都是一次縣政總體檢」的嶄新觀念。

 當前藍綠縣市長一窩蜂舉辦的節慶活動,許多既未帶動周邊產業發展亦未營造文化觀光產值,縣市長實應痛定思痛放棄「以節慶活動妝點政績」的廉價思維,重新擬定地方發展計劃,才能讓節慶活動真正朝永續經營方向發展。

 文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要改善節慶活動亂象、提升文化內涵,社區營造力量、學者專家、NGO團體、大眾媒體等都是重要環節,其中又以社造力量、在地參與最為關鍵。

 不論是歐洲著名的藝術節,或是亞洲鄰近的日本經驗,都已在在證明,節慶能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標,並不在於經費預算與參觀人數多寡,而在於社區力量及當地居民是否認同投入。社造參與看似抽象,其實不外乎社區內的意見領袖、傳統社團、文史工作者、NGO團體等,將熱愛鄉土的情懷轉化為具體行動,透過擔任節慶活動志工導覽、文史介紹等方式,讓節慶活動真正具有在地精神與生命力。

 在全球化潮流中那個城市、鄉鎮能成功聯結提升本土文化,就已相對具有深化節慶內涵、走向國際市場的詮釋權,再加上政府全力協助國際行銷,就是台灣節慶走向全世界的開始。就此而言,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人文素養、文化教育、社區聯結,已是節慶活動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增加居民光榮感的關鍵。傳統節慶如此,各類新興節慶亦然。

 再堅強的節慶文化論述,都需要社造力量與在地參與,才能形成可以流傳久遠的傳說。節慶文化的底蘊,正是這種社會彼此了解、社區聯結共鳴,以及足以打動你我內心深處的參與感。有了這些,節慶活動才會是一個美好故事,而不會淪為亂象叢生、浪費公帑的夢魘。

 

Part2【劣幣驅逐良幣 承辦業者最憂】

 

◎本篇執筆:范姜泰基

 

 林鳳飛,台灣公關行銷界要角,本專題破題篇的小斡口中,「在這一行仍保有理想性的人」。他曾承辦台南縣虎頭埤「水與綠嘉年華」,卻以大賠近二千萬元收場,如今不再承包節慶活動,以旁觀者角度疾呼各級政府「不要再讓劣幣驅逐良幣」。

 與六年級的小斡不同,五年級的林鳳飛搞過政大「野火」學運、當過民進黨文宣部副主任,其後才成立新高山行銷顧問公司。他也擔任過第一屆彰化花博總顧問,對於國內活動產業狀況知之甚詳。

 「既然活動委外承包,你要這些承辦公司不賺錢是不道德的!」大病初癒的林鳳飛,一語道破節慶產業製造鏈關鍵。即使明知如此,他仍理想性格作祟砸下大筆資金投資,結果呢?「我成了業界最出名的負面教材」。

 林鳳飛在二○○四年承包「水與綠嘉年華」時,朋友建議「只要廣告量下得夠就好了,反正活動只有五十天」。結果,林鳳飛慘賠一千九百萬元,合辦的民生報、年代電視台各分擔百分之二十,新高山一舉吞下一千多萬負債。朋友又說話了「早就告訴你,新不新鮮不重要,反正收益最高也只有七千萬,你還不斷丟錢下去,你是瘋了嗎?」

 林鳳飛調侃自己,「我已經在業界賠出名號,很多人都想來瞻仰一下」。他強調,外界以為承包節慶活動會賺大錢,但實情並非如此。由於國內活動門票價格不高,不但門票收入有限,「一早起來只要看到窗外飄雨,當天兩部賓士(的收益)就跑掉了!」因為參觀人潮取決於「看天吃飯」。

 由於地方政府擔心沒廠商來投標。林鳳飛透露,有些縣市政府會先探詢某家公關公司意見,雙方事先說好條件談好經費,再據此寫成招標需求書以避免不斷廢標結果;部分縣市政府則是綜合有意願承包者意見,讓每一家公司都自認很有希望,最後卻由縣市政府定出「綜合版」需求,「大家最後才發現被聰明的政府給騙了」。

 林鳳飛進而抨擊,目前節慶活動委外模式已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偷工減料的不會虧,但扎實做事的一定賠」,惡性循環下,他預期未來三至四年後,台灣的活動產業將到盡頭。

 整體而言,林鳳飛對於台灣活動產業的看法並不樂觀,「因為中央政府根本沒有活動產業政策」,文化性質的活動產業畢竟不是生產事業,一定要靠政府引導才能發展;目前各縣市超過五十個新興或傳統節慶活動實在太多,無論創意、行銷、資源各方面都無法支持,「其實一縣只要有一個打出名號的活動就可以偷笑了」,所以他支持舉辦台灣博覽會,藉此升級台灣的活動產業。

 展望未來,林鳳飛認為,資金進出動輒數億規模的節慶活動,未來可能只有銀行業做得到,他建議行政院開發基金支持、組織一個大型活動產業公司,整合國內公司,「最好把我們這些公司全部收購」,以龐大的後盾向國際競標,如此台灣才能開創活動產業的前景。

 

Part3【採訪後記:文化不歸路 媒體應監督】

 

◎本篇執筆:何榮幸

 

 先說一個小故事。

 為了做好本專題「他山之石篇」,我的同事特別查閱文建會資料,這才發現,文建會雖在一九九五、九七年分別考察愛丁堡、亞維儂藝術節,後者還由前主委林澄枝率隊前往,但考察報告扣掉一堆應酬照片後,只有內容極其鬆垮、薄薄的九頁及七頁。

 這種官方考察品質,對照當前台灣新興節慶各種亂象,可以套用一句陳文茜書寫這兩大藝術節時的感嘆:「可惜你只留在台灣。」

 

看見焦慮掙扎與感動

 算起來,這是中時政治組國會小組近年第三度進行深度調查報導了。

 前年,我們巡迴全台揭露公共建設閒置浪費的診斷與對策;去年,我們關心農地休耕政策的破敗與出路;今年,我們深入觀察新興節慶亂象,在年初就提出警訊,希望今年陸續登場的各類節慶活動能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輒。

 盡管節慶有很多種類型,我們提出的問題意識卻非常清楚:由縣市政府舉辦,各式從無到有的新興節慶,雖已是方興未艾的社會趨勢、文化消費時代來臨的重要象徵;但是,為什麼立意良善的節慶活動會在執行層面嚴重扭曲變形?從中央到地方應該如何導正改善亂象、避免浪費公帑,進而實質提升文化內涵?

在巡迴調查、大量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了藍綠縣市長的焦慮與掙扎。

 這一年才剛剛開始,我們已經在縣市長身上,看到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強大競爭壓力。他們的臉上,寫著輸人不輸陣的無奈、燒錢活動辦與不辦的交戰、官僚習氣與新興趨勢的撞擊。對他們來說,節慶活動跟政績、連任已經連上等號,這是一條再也無法回頭的不歸路。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其他令人感動的場景,證明這條不歸路仍有變好、向上提升的可能。

 例如,我們在嘉義縣文化局長、「交工樂隊」成員鍾永豐的眼中,看到了官員不隨波逐流,捨大型節慶深耕基層文化的堅持,那種堅定眼神令人動容。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各方壓力下到底還能撐多久,可見外在有形、無形的拉力有多麼強大。

 另一個小故事是:我們在連絡採訪對象時,幾度遇上對方開口:「你們要多少錢?」我們強調「這是採訪報導」,對方立刻接上「是呀,就是問這個報導要多少錢」。我們雖在百般澄清後完成採訪,心中仍留下揮之不去陰影。在揭露新興節慶亂象,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檢討反省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自己的責任。

 台灣主要報紙、電視台幾乎都是節慶活動的承攬者,換句話說,都是廣義的既得利益者,這是新興節慶亂象始終沒有獲得合理監督的原因之一;將過高比例預算花在媒體宣傳上,導致花在展覽內容的經費相對降低,更是部分新興節慶品質不佳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普遍現象中自我反省,其實是非常尷尬與汗顏的。

 我們必須坦白承認,本報系承辦宜蘭綠色博覽會等活動,對此項專題是一種無形壓力。這項壓力驅策我們必須更加忠於所見、不偏不倚,以免落人口實、自打嘴巴。我們也在成功篇討論綠博經驗時特別加上附記,誠實說明背景並接受公評,以對讀者負責。

 文化就是生活,並非高不可攀、遙不可及,這是新興節慶應該帶來的重要意義。但我們發現,許多新興節慶只是把這項平實理念當做口號,只從參觀人數等量化數據衡量節慶成敗,不曾品味文化生活的打動人心與美好品質。

 

人人都有參與的責任

 儘管「人人都有責任」已是檢討任何社會亂象時的陳腐結論,但我們仍然要說,讓節慶文化深入這塊我們熱愛的土地,真的不只是各級政府與策展團體的使命,而是地方社區、文史專家、傳播媒體及你我所有人無可迴避的監督及參與責任。

 我們衷心希望,這七篇系列專題是一個遲來的反省起點。檢討現在、策勵未來,是要讓新興節慶可以真正成為地方光榮,讓傳統節慶能夠真正召喚遊子返鄉,從而讓台灣在全球化浪潮中迎向全世界。

 唯有用心灌溉,節慶文化才會開花結果,我們如此深信。

 

(本系列完)

引用:http://blogger.chinatimes.com/turtle/archive/2007/02/23/15054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