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續對SSCI因為資源補助不公,所導致的批判。
首先要說的是,SSCI又不是第一年推,政大教授門為何現在才傾巢而出?五年五百億,已經推了四五年。政大或許一開始有分到一點,發現整個版圖都是自然科學的天下。
而且,批判這份考核標準,是因為分不到資源才說,而不是為了人文學科發展,因為要批判早就可批判,他們都是這個圈子的人,一看到考核有問題,應該立刻糾舉。保衛人文學科?捍衛自己利益?那個才是真的理由?
如果今年教育部與國科會因為政大教授的抗議,分一部份錢給他們,或是開另一筆特別預算,是不是反省、批判就會繼續?

不過李院長的最後一段,也的確是目前文創最根基的教育危機,台灣不缺自然學科人才,但是缺的是人文素養,李院長還陳義過高,要人文與自然兼備的,那在現代科學分工細密下,自己的學科內學派都快搞不完,還要搞其他,甚至跨領域,真是高難度。

還有,人文學科裡面派系也很多,當談到要資源的時候,光政大,有商學院、文學院、社會科學院等...真的給政大,要從那一塊開始給阿?商學的人說他們幫政大賺不少,可是人文不是應該偏重思考、素養、哲學、人文類的根基學科才有前途嗎?

========
學術評鑑 別拿自然學科套人文
 
【聯合報╱李英明/政大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台北市)】 2008.01.29 03:02 am
 
 
環繞著這一陣子有關「五年五百億」的種種話題,對人文社會學科的優劣應該如何評鑑、取捨的爭議,又再度浮上檯面。這或許不是一個新的話題,但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特別是在台灣教育一再標榜「學術自由」與「追求卓越」(或頂尖)的同時,這個問題更值得探討。

首先,我們要問的便是「卓越」的定義為何?「卓越」的標準何在,如何評斷?如果按照我們當前的評鑑標準來看,很顯然的,我們是以西方的學術評鑑典範(例如SCI、SSCI)來作為評鑑台灣學術成就的標準;而且是以西方的自然學科評鑑典範來評鑑台灣的人文社會學科的成就,這中間是否存在東方和西方、自然學科和人文社會學科間的學術落差?不無疑問。

再者,台灣的教育界和學術界一向高舉「學術自由」的大纛,台灣的人文社會科學界也正是在這樣標榜「自由」的風氣中,才能夠培育出許多傑出優秀的人才,在每個不同領域開展出璀璨耀眼的成就,並且鼓勵許多能人奇才揮灑創意,創造、激盪出許多具有生命力和撼動人心的作品而揚名國際。然而,如果我們按照現今的評鑑制度來看,這些在人文社會領域可以被視為「卓越」的成就和作品,在自然學科的眼光和標準下是否依然卓越?而用自然學科的眼光和標準,來評斷何謂「卓越」,並據此當成政府補助與否的判定,是否也在某個意義上讓「學術自由」淪為一句口號?

長久以來,人文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之間的落差,就是許多學者在評斷兩者時關切的焦點。人文社會學科關切的焦點以「人」為出發點,探討和詮釋環繞著人所開展的種種命題,強調思考與實踐並重,通過來自具體生命生活情境所開展出來的觀察與想像,讓我們更認識所處的環境,更認識生命的意涵,也更認識自己。這一點和抱持對自然界進行客觀的研究與探討,並因此而建立「放諸四海皆準」(儘管大多數時候需要經過修正)的數據、定律或理論的自然學科是不同的。也因此,兩者對「卓越」的認知以及其背後的價值指涉也不同,兩者是不適宜放在天平的兩端來作比較的。硬要將自然學科的評斷標準套用在人文社會學科的成就之上,不僅無法真正追求「卓越」,更將失去「學術自由」的精神。

由於國內長期對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價值觀的扭曲,使得我們很難培養出兼具自然科學素養與人文關懷的學者。也因此,一個學有專精、思緒清晰的自然學科大師,在面對處理有關人與社會領域的問題時,可能顯得捉襟見肘、失誤頻仍。而這或許也正足以表示,自然學科的「卓越」或「頂尖」,未必就符合人文社會學科中的「卓越」與「頂尖」的標準啊!

【2008/01/2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