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SCI之類的東西,現在成了人文學科相當的參考指標,我覺得可以跟現在諸如高教現象、博士與教授考核等一起討論。
SSCI我記得是仿造SCI。就是將自然科學對論文的考核方式,加了一個S,針對人文學科進行以量為主的考察。
而SSCI本身似乎跟影展類似,也有所謂流行風的問題,比如這幾年瘋亞洲、那幾年瘋阿拉伯等。
政大現在被漠視,連帶諸如SSCI是一個以英語系為主的科學考察方式,通通浮上台面。當人文內容,是需要量化管理、考核時,那是多大的壓制。
但是反過頭去,國內多少教授要受到SSCI的考察?現在已經升到教授級、副教授的老師門,還有在定期接受體適能檢測嗎?還是官高,就不用考核了,直接放飯?那這樣是多大的學術權力?
教授真的可以沒事做,隨心所欲的做,不用像菜鳥一樣,天天幼教學、又研究,但是疼出來的時間,不就是要讓他們按照以往的研究經驗能力,人脈、資源,好好推動很多的研究?讓他們更隨心所欲的施展長才?
則,多少正教授享有自由度後,開始過著爽兵的生活?

========
中國時報 2008.01.28 
SSCI 不愛台灣政經論文 雪上加霜
韓國棟/台北報導

     「諾貝爾獎有經濟學獎項,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年能寫幾篇SCI和SSCI論文?」政大社會科學院院長高永光說,如果這次五年五百億計畫淘汰政大,國內大學的社會科學發展將陷入「惡性循環」窘境。

     他說,SSCI的社會科學論文和國力有很大關係。一九九○年代亞洲金融風暴之前,國際間對台灣政治、經濟發展都很關切,有高度興趣,那段時期,只要是探討台灣政經發展的論文,很容易進入SSCI。

     現在的台灣,尤其是經歷近八年的耗損,再加上大陸的高度發展,國際關注的焦點已轉向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等快速發展國家,不是探討中國大陸或兩岸政經發展的論文,很難進入SSCI。

     他說,SSCI已經不愛台灣政經發展的論文,台灣五年五百億計畫不但不想辦法扶持國內社會科學領域發展,反而以理工標準來論斷社會科學的表現,豈不是雪上加霜?

     高永光說,SCI和SSCI以英語系國家論文為主,法國、德國和北歐國家的大學幾乎都沒入榜。他質疑「難道這些國家的大學水準,遠遠落後於美國和英國?」

     高永光說,倫敦《泰晤士報》二○○六年做的世界大學排名,社會科學領域中,台灣只有二所大學擠進前二百名,一所是台大,另一所就是政大,政大排一九七名。該校社會科學領域表現如此傑出,竟然在五年五百億審查中遭此待遇,太不合理,應分開審查理工領域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才合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