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王長安,今天提出一個長年來的問題。金馬獎的電影政治經濟學。
他說的都沒錯,但是是台灣不敢面對的現象。

下面我不只注意大陸片過多問題,更注意,幾乎讓李安囊括;色戒在台北票房已經上億元,口碑不用說,金馬猶如景上添花。
金馬如此結果,象徵台灣電影工業產業鏈的破敗,下游端可以代理世界各國的電影內容,但是上游創作端已經銷聲匿跡。
唯有是李安是美國人,才能正視這個現象的危機,否則,天天叫李安是台灣之光,是吃嗎啡,是在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樓。

 ========
金馬獎 國片最遙遠距離?
 
【聯合報╱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2007.10.29 04:47 am
 
 
第四十四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如大家所期待的,李安的「色,戒」獲得十一項提名,囊括所有重要獎項。其次大陸影片如排山倒海之勢佔去三分之二提名名額,其中最佳影片佔去五分之四,男女主角及配角都佔掉三分之二。真正的台產國片「不能說的秘密」、「最遙遠的距離」、「刺青」都僅獲數項技術獎項提名,連一向稱霸的香港電影都大幅度減少,一看名單有如大陸金雞百花獎名單。

當然,金馬獎執委會立意尚佳,希望全球華語影片共襄盛舉,括大參與面,並採取大評審團制度以求公平。但金馬獎主要成立目的是獎勵推展優秀國片,就如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意義相同。開放大陸影片參展無可厚非,但取得入圍主導權卻是值得商榷,況且大部份影片無法在台灣上映,且已有數部將有退選之危機。這和奧斯卡規定必須在全美作過公開上映為基本入圍資格大異其趣。

去年金馬獎評審委員的共識尚為考慮市場導向,希望激發台產國片的市場價值,今年好像又回到藝術導向,至少對現階段國片是無所助益的。再說大部份大陸影片都未在台上映過,頒獎典禮中如何取得觀眾迴響?去年的「父子」就是最佳例子,得獎後才上映,今年這種情形將更多,如何提高現場收視率呢?再說大陸影星台灣觀眾都很陌生,如李冰冰、俞男、葛米星、趙本山等,光是星光大道就黯然失色,金馬獎是否改變得稍顯急促?

我們也不能否定大陸電影近年蓬勃發展,全國公營製片廠有十多個,每年年產劇情片高達二百部。台灣年產不到十五部;紀錄片除外,公營製片廠連最後一個中影公司也被賣掉,差距何其之大。去年港星大舉壓境已引起爭議,今年大多數入圍大陸演員必定無法前來,電視畫面何其冷清。金馬獎到底何去何從,真是到了最關鍵時刻。

【2007/10/29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