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有文化翻譯人才阿,不過是把國外的資訊翻譯給我們,算是作內銷而已。這些人未來怎麼把台灣行銷出去,再看看吧?
台灣的確有在行銷國外,先前看Traveler頻道,一位名為謝怡芬的女士(英文名Jane),每天拿小提琴在台灣到處跑,一口流利英語與奇怪的台語,拍給外國人看,又有風景,又有台灣藝術與地方團體,我認為從風格看,他這位翻譯,應該不是本土製造的電視節目。

回到這個展,其實看的出來是硬湊的,不管偏不偏向設計,關鍵在於看不到台灣特色與競爭力在哪。下面的論述已經看到了。
口號已經出來,下一步?我想是未來最艱困的一頁,因為口號抽象,包括出書,各位已經看了不少,但是怎麼作?從哪裡著手?我可以說,國內連一本像樣的研究都沒有,臺北市李永萍對搞電影興致盎然,成立電影委員會,舉辦台北電影節,各位對電影的認知,可能嗎?他手上有分好的調查,告訴李局長現實嗎?
李局長還算是認真的美麗女性,更不要說其他單位不只沒有趨勢探討,策略研究,大概也就是消化預算而已。

=========
中國時報 2007.10.27 
文化翻譯 讓創意產品起飛
王乾任

     上周在世貿推出了「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展」,會中展出近年來台灣投注於開發文化產業之企業的商品,看似為喊了五年的文化創意產業轉型,繳出了第一份成績單。僅就此次展出來看,毋寧仍是過往代工加工出口模式的翻版,只是展出的商品被冠上「文化創意」之名,然卻難見文化創意產業之實。

     所謂「文化創意產業」,並不是發展設計性強,具符號/價值之商品就算,而是這些商品所暗含的符號/象徵必須能夠承載設計國之既有文化特色/生活型態,並將之化為商品設計元素,再推向世界。

     就像法國義大利的高級名牌具備的貴族血統,北歐的民主是極簡設計風格,日本的和風卡哇伊等等,全都是從自家土地中的文化元素提煉出象徵符號,並將之灌注於所設計之產品。舉例來說,北歐和日本的無印良品發展的都是極簡風格,但從產品的設計來看,還是能分辨出兩者的差異。

     回過頭來看台灣近年所談的文化創意產業,光看民間投入的發展領域,或許我們有很多精美設計,在國際上也能獲得好評,但這些產品卻是沒有累積性的,無法群聚成「台灣意象」,而這一點,卻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必備的條件。

     若真有意以文化創意產業做為台灣產業轉型的核心,就必須把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當作一個開放平台。當前各文化創意產業強國莫不從其自家文化/美學元素中提煉出可提供給世界市場選購、消費之產品,在推銷商品之餘,還向世界推銷了自家土地的文化/風情,進而帶動更大的錢流。舉例來說,當韓國向世界輸出戲劇時,也同時引發世人對韓國的好奇心,進而帶動韓國觀光。然而,台灣目 前除了故宮、琉璃工房等少數外,絕大多數產品,很難讓消費者一看便知是來自台灣。

     在全球化將外銷轉內銷(全球市場是一個大內需市場)的同時,李嘉圖當年所說的「比較利益法則」更顯重要。我們必須找出台灣獨一無二且世界樂於接納選購的文化元素,製成產品來銷售。

     再者,光會設計/製造產品還不夠,還必須懂得「翻譯」,這裡的翻譯,指的是「文化翻譯」,也就是說,將台灣所設計的文化產品,翻譯成所要銷售的市場所能懂的語言,告訴該地的消費者,這些文化產品為何值得購買?為何值得以如此高價購買?

     曾經在國際藝術市場上,賣出日本藝術家中最高單價藝術品的村上隆是靠著將日本特有的御宅族文化翻譯成歐美藝術市場所感興趣且能懂的語言,向擁有嚴密藝術評論體系的歐美市場推薦、介紹日本御宅族文化在世界藝術史中的重要性、突破性,進而替自己賺得名聲,一方面將日本特有的文化推向世界。同樣的,李安之所以能夠東西方電影市場通吃,正在於他是個懂得將東方文化翻譯成西方人所能懂的語言並將出的導演(甚至能以東方人之心、眼,找出西方脈絡下經典的意蘊,拍出西方人都叫好的電影,所以有了《理性與感性》、《斷背山》),所以能拍出《臥虎藏龍》、《色,戒》,名揚世界影壇。

     放眼台灣,必須靠培養大量的「文化翻譯」人才(實際執行則是辦展覽,成為策展人、經紀人、製作人)。台灣唯有能夠培養出兼通東西方文化,且了解西方文化評論體系運作邏輯者,才能將台灣所生產之文化產品,順利的推銷出去。(作者為文化工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