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術業 (1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自由的藝文新聞,在產品活動介紹之餘,偶爾會有內部式的、批判式的報導。嚴格說自由是個大眾媒體,這種工作往往要在小眾媒體上才會出現,但似乎很少在諸如破週報上面看到這些。

關於國台交、北市交等的內部問題,其實是這些團體的內部問題;除非是團員、她們的FANCY,否則意義不大,只要她們能推出好的表演曲目即可。

小弟比較關心的是:「人治」這個問題。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弟常常跟我推薦民生E報于記者的文章,剛剛也上去翻翻看。看到一篇談獅子王的。想提出來看看。

首先,小弟很想知道獅子王票到底賣的如何,如果按照于記者時地的觀感,開場後前半部觀眾席根本作不滿(應該是公關票吧?)後排看來比較低價、當然位子也不好的地方,要價有2800、3200,我的印象,這種價位如果在一般的表演中,都已經是高價位,因為一般表演大概幾百塊就可以坐在後面了。
於是記者說:獅子王走的是高價的策略,而且「許多成本其實靠著贊助已經攤平了大半,經紀公司幾乎穩賺不賠」,也出現「肥羊」等字樣。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其實談到媒體,要能接觸到最為完整的報告、資料,應該就在新聞局那。
小弟過去看過電影年鑑,感覺她們是越邊越好。以及有趣的是,官方的報告通常都比較喜歡歌功頌德,但電影年鑑,因為有專文給影評人、學者去寫,所以,這份官方報告,還會有批判、檢討的聲音。很有意思。
當然每年這本刊物對小弟最重要的,就是報榜,看看國片、華語片、好萊塢片在大臺北地區的票房表現,推測出國片發展情形。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中時發了一篇專題報導,今天中時還有投書,上網一看,ZEN大的網站上也有一篇特別探討這兩部電影與國片發展的關係。
滿好的一點是,大家對國片這一波的發展,樂觀中還有謹慎。
剛剛看新聞,颱風天愛出門的台灣人,擠爆華納威秀,就是為了看海角七號。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翻翻報紙,發現這個消息,說吃驚、也沒啥好吃驚的;這算是本土團體的正常現象吧?
小弟在等獅子王的銷售成績,在經濟不佳、奧運撞期下,如果連砸了鉅款行銷的獅子王都賣不好,國內團體更不用說。
郎姑的春禾其實名氣不小,而且最近還在做廣告,而且據說郎姑為了搞這個劇團,十分投入與賣命,不過他也自己說了:「我太小看經營劇團這件事了!雖然很想做好,卻不會、也沒法專心經營,我弟郎祖明早就要我面對現實。」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看到優鼓也發生這樣的事情,有趣的是,其所凸顯的是兩個現象:第一個是藝術表演與區域化特質;
台灣的藝術參與分佈不均,大多集中在台北,一跨縣市就差異很大,到中南部能見度都不高,當然像文建會還有編列南方計畫,但成效如何?還要觀察,不過,在硬體建設時期過了之後,軟體面的整頓,尤其如何平衡城鄉差距,尤其兼顧生產面、消費面 兩面的差距,的確是大問題。
也需要很精巧的政策作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的三大報其實都報導了藝博的消息,特別選的是自由,因為感覺他報導、分析的比較好;
尤其最後一段還放了些砲,藝博裡面有區是文建會會認養的,評審包括第三處處長與民間人士,不過記者的角度認為,部分受認養的人士,早就很紅,真的是新人嗎?也突顯出諸如甄選、補助的問題,先前談到藝文補助,很多人主張加錢,不過小弟倒認為評審機制才是值得持續探討的一環,這裡又看到這個現象。

不過看到藝博,其實算是一個視覺藝術界的商展吧?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個消息非常重要,扼要的透過最近幾個在台要上檔的大檔音樂劇,斗然看到台灣文化消費的窘況。
不少理論、樂觀觀點、品味生活之類的話語,似乎漸漸破功;消費畢竟還是一個市場行為、生活行為,當總體經濟緊縮時,文化消費第一個被犧牲,只是,沒想到票房這麼差,2成,連獅子王才賣1/9;
不少朋友宣告夏天一定要看獅子王,看來也是吹喇叭而已。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鄭秋霜記者報導了藝企結合的主題,其中問了藝術團體一個問題:你能怎麼吸引企業?
包括其訪談的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于國華,也都指出,藝術贊助上,企業會考量的點,以及,藝術團體必須提出自己能互惠的條件、藝術理念的堅持,才是真正能吸引企業贊助的要素。

鄭記者常跑設計、創意產業的消息,所以筆風跟破週報先前一系列座談會,包括吳牧青記者的TONE完全不同,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嗎?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怎麼看待村上隆這個人(他被稱為藝術家好像頗具爭議)。小弟自己認為他是一個成功的藝術仲介者,偶爾下場客串一下藝術創作。

他搞了這個藝祭,賠錢在做,小弟覺得很不錯,新人的藝術家最需要機會、包括也需要對整個業界做一個互動與理解,村上的這個舉動,在台灣的話常會會是官方、或者第三部門在做,簡單說就是人才培育跟給獎,但是第三部門通常資源很有限,所以舉辦時機、規模等都不一。
簡單說,村上有私人力量在做我們官方、第三部門在做的事情,而且還國際化;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自由專訪要可能要卸任的故宮院長。
我對政治是否領導故宮,沒興趣。雖然意識型態鬥爭,在台灣過去非常流行,但跟教育一樣,問題在結構,不在意識型態。

我注意到故宮的人事聘用,他們過去沒有搞一個彈性而古怪的『行政法人』(再說一次,母法並沒有通過),反而修改組織法,現在,故宮人事聘用問題並不如兩廳院大,這個差異比較的出來。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表演數這一期介紹謝念祖,也可談談。

我先前知道這號人物,不過印象還真的來自於悶鍋,而不是他科班出身的背景;謝念祖這麼看來,是一個科班出身,半途被抓去電視台磨練,現在穩定後,把電視界人拉到劇場表演的一個創作者。
怎麼定位他呢?叛徒?但是他回到劇場?先驅者?他有這麼先驅嗎?他夠『原味』、『本真』嗎?大悶鍋其實是一個方便麵式的表演,其實有點接近霹靂火,只是他有點批判、逗趣,也會獲得知識份子的青睞,因為他對比的不要臉的政客,不管多低俗的表演,因為對照組一直不及格,於是身價開始暴漲,但其實我猜想,悶鍋的製作成本更該不高,或許比霹靂火還低,因為他是一個綜藝節目。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中時一系列針對故宮與其衍生商品的新聞,我覺值得探討。可以區分出幾個層次:

1.我首先想起漢堡德館長,先前他主張文化與創意產業分家(再說一次,我沒有反對,這也是一條路);但是看到故宮新聞,似乎故宮不太願意,因為顧公教前年多了1200萬,總體盈餘是5300萬,此時要他們跟設計、商品分家,我猜他們也很難交代。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注意這個新聞的版面:經濟日報。但是這是一個藝文產業的消息。
似乎跟我們熟悉的藝術不太一樣,觀察版面其實是閱讀媒體相當重要的一環。

中國熱不是新聞,這幾年中國崛起、搞奧運等,他們的藝術產業起來,也不是新聞;我注意到,台灣在香港的買盤其實不好,同樣1號的大小,其實在中國香港地區,價格比在台灣賣還差。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自由上看到一個小角落,專介紹藝術銀行。我記得一個月前本站曾經點到,加拿大有類似的組織,也在推行諸如藝企結合的風氣。上網一查『藝術銀行』 四個字,想要有多一點理解,在中文的世界,台灣好像有點缺乏,討論風氣不盛,倒讓我在搜狐上,找到一篇還算滿完整觀念的專訪文章。就轉PO在自由的新聞後面。

我對藝術銀行嚴格說理解還不是很多,整個華語界這還不是很熱的機構,對岸也說,縱使他們有中國熱的視覺藝術風氣,藝術銀行還是無規範、八字沒一撇。我猜台灣也是。

藝術銀行在1972年的加拿大開始嘗試,大致的意思是,透過一個中介的機構,蒐集藝術家的作品後,轉賣、租賃等方式經營,也回饋給藝術家相對的收益。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上網逛逛,看到朱宗慶的部落格;先前我記得他投書,談到以投資取代補助。週三他又發表了一個大文,談到目前全職表演團體的數量,其中又談到補助款問題,包括以兩個團體做為例子,分析臺灣目前藝術團體的財務結構。

滿好的,我們很缺這個資料;尤其下面他所引述的「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應該是數年前的數據了吧?不是朱老師不用功,是臺灣這種文化性調查不一定每年舉辦。

我所關心的是,如果今天把補助標準提升到全職團體才能申請,大多團體都會掛掉,如果要求看財務報表進行申請,財務狀況優先於委員評鑑,還要再掛,光靠國家資源,能養活多少團體?昨天我也聽到豆導說,他去申請輔導金才不過百來萬,但是拍一部片子要快一千萬至少,中間錢要自己想辦法,則,藝術團體就下面的結構看,不也是這樣嗎?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藝文新聞最辣、最據反省力的就是自由;經濟日報也有藝文版,不過是由主張澤崎小姐論鄭秋霜執筆,比較偏向市場產品報導。

借調,好不好?藝文管理現在大多借調的是名人或學者,下文是從藝文單位去看,諸如兩廳院,其實這些都還是小單位,文化龍頭文建會,是最早傳出來的,龍女士又被點名了,尤其看到先前他就是馬團隊的一員,加上非常有名,具有光環性,正是台灣人的最愛(台灣人愛名人),呼聲很高。
龍女士常感情用事,當行政官僚,尤其帶一批行政官僚對他有點痛苦,不過,先前他發佈過的一毛三理論,如果他當了文建會主委,拜託一定要去實踐他的批判,包括爭文化預算、文建會預算等。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記得在村上隆看待藝術裡面,他認為藝術跟色情、挑戰尺度脫離不了關係,當然現場都是高官雲集,對這種言論應該裝作沒聽到,不過在北美館,他的人偶有爆乳、巨根。商周炒作之餘,應該只敢介紹他的香奈兒包。
藝術跟色情、非正常是脫離不了關在時尚界,其實是暗含的色情,因為是去穿衣服、不是衣服給人穿,意思是:人要瘦到那個尺碼,穿得進衣服,而不是衣服為人量身定做,所以現在健身業、瘦身業很發達,包括近30-50年來,對衣服布料越來越少這件事情(諸如晚禮服),不只是女性身體解放了,更代表,展示、雕塑身體越來越重要,因為穿越少、露越多,意味身材要越好、越精實。
所以我認為藝術跟時尚結合的還不夠,未來,身體展示才是下一波同盟軍的戰場,他們也會有自己的雅爾達密約。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昨天小說家找的馮藝綱上節目,劈頭就談,在選前,馮與許博允曾經先後投稿,談文化政策。
該投書我都看過,但是沒收錄在本BLOG,因為我覺得談抽象面向、勉勵較多,比較少談到現實,尤其馮領導的瓦舍20年了,一定倍感艱辛,可惜該投書比較談宏觀面。

不過上節目,就暢所欲言。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報紙一翻開,就是陳郁秀與兩廳院新聞。陳不願去職,也想得到,因為兩廳院董事可算是文化界角頭之一,具有象徵性地位,資源雖未必如文建會立委多,但是也是一個可以會具國際焦點的位置,尤其兩廳院過去積極開發國外大團展演。
同時,陳郁秀我的印象,應該也是過去八年民進黨政府內,文建會主委做最久的,可見其屁股有多穩。

陳找誰當總監,我覺得是他與董事會的事情;但是我注意這個新聞幾點。反而焦點都在行政法人上。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