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專題討論 (10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貿易成果與結構資料
2006年的統計,奧地利有289,635家企業有提供商品與服務(不包括教育產業、健康與社會照顧產業以及特殊官方與私人服務業),其中雇用了2,555,540家企業,產出56億7300萬歐元的營業額(產值為35億4100萬歐元、獲利為15億2100萬歐元)。在勞動市場上,有3908789個獨立工作者,貢獻出8億9500萬歐元的產值,以及3億6600萬歐元的投資額。
在產業結構上,根據奧地利2003年統計處的分類(ÖNACE),表現最好的經濟領域是製造業(砂石採集、製造器具、能源與水資源以及建築業)與大部分的服務業(貿易;汽車與產品維修、膳宿業、交通與資訊業、信貸與保險業以及房地產和企業服務)。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志剛:
一、一定要讓文化產品、文創產品和企業要緊密結合:文化人聽了可能會反駁我,文化人就是文化,不要銅臭化,但如果不跟企業需求結合的話,老實講文創產業很難生存。
三、建立文化有價,文化商品的概念:文化和創意結合,目前缺乏行銷,如果能夠跟會展更緊密結合,把會展當成行銷平台,這樣文創產業才真正能發展。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崗:
台灣現在的文化創意產業,就講劇這一類,電影已經被好萊塢吃掉,電視古裝部分被大陸吃掉,時裝被韓劇、日劇吃掉,電視大概只剩百分之十給底層,老人看的本土劇和小孩看的偶像劇。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長壽:
觀光和文化要合併,觀光和文化要為每一個部會所用,當然也要為外交所用,外交的資源非常的多,外交的人才也很多,外交和文化要互相交流,就是某些外交人員要走到文化領域去受訓,文化的人應該進入到外交去協助,產生交流。不久前英國駐台代表離開台灣,他發表了一篇文章,我看了非常感慨,他講到台灣到現在還在講101、還在講硬體,他們過去三年看的是漢唐樂府、雲門、食養山房、不老部落,但每一個都是我們現在推動觀光時沒有去做包裝的;我們沒有把它們當做素材,結果說到觀光,我們還在提日月潭、阿里山。
台灣文創其實是很有潛力的,例如,華山園區平常是一個空洞、非常沒有味道的地方,可是辦「簡單生活節」的時候,事前並沒有在香港做宣傳,結果香港來了幾百個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2月開始,由副總統蕭萬長、政務委員曾志朗召開了一系列的圓桌論壇。在「文化總會」(主席是總統)的「創藝台灣」網頁上面,有非常多關於這些會議的資料。非常建議各位去看看。
建議的原因有幾個:
1.就副總統召開的三場會議來看,邀請了文化創意產業產官學主要人物,並且言談甚多、深入,且有具體建議。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也看了一下今年也在公視播出的「國家的遠見」,這個系列是在上次城市的遠見之後,針對國家為單位探討的,並且具有主題性,先前我們也介紹過當時首播時的「文化創意產業」系列,當時介紹的是英國、韓國兩個國家。
不過似乎英國、韓國,都有一點發展遲緩現象。雖然當初喊的很大聲。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來介紹另外一個「城市的遠見」這個系列的都市:柏林。
它跟德國魯爾工業區一樣,又是一個魔法都市。

柏林曾經是德意志帝國的首都,在19-20世紀之間,幾乎不可一世,還打垮巴黎,象徵著德意志帝國的地位與崛起。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介紹公視的「城市的遠見」系列中的京都這個專輯。

其實台灣因為跟日本文化很接近,獲知日本資料、去日本玩不是新鮮事。京都,當然是首選地之一,比較常跑日本的,大城市去完了,或許才會去諸如北海道之類的地方。

京都,對中國人最為諷刺。為何?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在介紹來自德意志世界的一些文創專題。看到在德國西邊的「魯爾區」(Ruhrgebiet),也是其中一個發展創意產業的重要地區,也猛然想起,數年前小弟曾經看過一個公共電視的節目,叫作「城市的遠見」。

這是一套影片、類似專題介紹。

這些都是相當前瞻性的都市。這一套專輯從歷史、現況與發展去看討,相當具有寓教於樂的意義。今年5月,我記得我們也介紹過,公視還推出了新的、類似這樣的專題,主要針對的是政策,其中一個是「文化創意產業」,走訪了北歐與英國,可惜沒去德國看看,看這些人為啥可以桀傲不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E大轉寄的信裡面,還有一份徐董事長的逐字稿。這是前陣子新聞也有報的,由新台灣人基金會所主辦的一個座談會,專門針對文創政策的開砲大會。不過好像只有錄下徐董事長的逐字稿。可惜諸如李永萍局長的意見沒有出現。

不過徐董的話,也砲聲隆隆,大概這三年來文創發展不如預期,學學也沒真的站上領導品牌的地位,反而纏繞在官僚體系裡面,沒有補助就算了,反而在「教育訓練機構」這一塊上面大作文章。

徐董提出幾點,其實切中要害,當然,文創從政策到產業,問題也是一剛子;不過徐董提出的這幾點。倒是都值得我們深思。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10月14日,一個微冷的晚上。我收到E大的信,信內有些資料,以及一句話:「文化創意產業法草案需要大家的關心,敬請參閱!徐莉玲」

看了一下,這封信不是原創,應該最早來自於學學文創志業的徐董事長。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滿可惜的,這個系列結束了。
小弟雖然很喜歡他報導的角度,但嚴格說嚴謹度不夠,看起來比較不是報導,而比較類似接觸記錄;不過,主委、承辦人等的意見都躍於紙上。

這篇的開頭,值得我們去思考,也是一個老話,不過台灣人政策監督能力很弱,期待包青天所以究竟那些政策是好、那些政策有問題,也都嘗不太出來。包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入新的國外理論、國外作法,但是都抄一半,所以體制、作法都紊亂不堪,光搞清楚就不容易,更不要說監督。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好比連載小說,看到自由專門針對華山的委外過程進行質疑。
從第二篇、第三篇去看,記者本身對監督這個ROT是有SENSE的,包括他所要索取的資料,詢問的面向,包括讓文建會、主委相形見拙的問題,一個是突顯出打到問題結構的要害,一個就是突顯出:行政單位並沒有準備好監督、以及被監督的準備,更在於凸顯:民間監督,一直到立法單位的監督未來可能產生結構洞。

如果出了事情,王董是否需要去立法院備詢?我的理解,應該不用,但是文建會官員要,這樣不是形成:錢是企業賺、但是受監督僅是沒有實際執行的行政官員?如果立院不用去,連立委都請不動他的話,一般尋常百姓、媒體,動的了他嗎?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開始談到政府業務委外,也剛好從行政法人、華山開始談,版上又熱鬧起來,滿好。

也剛好,自由也開始專題性的探討ROT的問題,也給我們小方塊,感覺兩大報的藝文消息通常很多產品介紹,幫忙打廣告,但是,自由有時反而具有風骨,敢於批判。

下文,就是藝術家開始提出對政府『監督』的質疑,尤其是針對政黨輪替後,是否要概括承受?的問題進行討論。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個表是中國文化是與總體財政支出狀況,最後一欄是比例。
有趣的是,如果從十五以後,中國的比例大約是在0.4%左右,但是在之前,是0.5%,而且中國約到九五期,經濟與財政約開始突飛猛進,文化領域,其實成長步調其實過慢,反而比對八五、九五,十五時期其實反而下降。
中國,經濟開始發展15年,文化面在近五年就撥發預算來看,反而下降。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期的破報對文化政策的批判,終於越來越具體、明確。

我比較注意兩個,第一個是華山。裡面視覺藝術協會(應是聯盟吧?)理事長說,華山現在委外後,雖然對藝術團體仍有優待,但已經出現商業化現象,最後,提到的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並且直指,所謂公共藝術的基金,貌似公正,卻在『高密度監督下』仍有相當疑義(記者的觀點)。

滿有趣的,這篇給我們總結了文化政策,或文化邁向產業化政策的配合部分的狀況。我倒不急著『批判商業機制』,而是去思考,我們究竟導入了哪些商業機制?或商業的哪些部分?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期的破報針對文化政策之批判,主要是在文化園區與承租上。
我翻了一下,這期文字內容較少;可能記者有其他的事情,力量分散;

這期我覺得他們都點的出來現在的文化政策問題在哪,所以尊重藝術家之類的話語就少了很多,比較剖析出現在所為節慶與園區的文化政策問題。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就特別針對這個座談會,繼續進行討論。
『每週看戲俱樂部』滿好的,下面這篇其實應該是本週在破報上討論的後續,應該說,該場內容其實破報這期僅前半部。

延續上半部、載於破報的內容,蘇鈺婷的四個問題,其實點出一些文化生態的現象,我初步看了下面的回答,也沒人給他正面回應,但是有部分的意見是有碰觸到蘇提出的問題,大致上沒人太反對蘇拉(我的解讀)。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破報這幾期持續報導專門針對文化政策進行的反省,這一週我覺得非常好,這應該是先前在洪健全基金會所作的一個座談會;還有,做為記者的吳牧青,非常有意思的是針對一個

首先先談談正文,就是第三次的座談會內容。對於這個座談會的探討,前幾次有談到,他邀請的來賓背景太接近,如果有官方、企業界,甚至當紅炸子雞的幾個團體來,意見會更容易撞擊,比如我聽過相聲瓦舍對於文化政策的意見,就有點不同,但不至於完全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這一篇,我對幾個詞彙認為是討論中的問題:什麼是藝術的本質?本體?包括文章開始時候談到的整體性又是什麼?這個詞彙常出現在學術界、哲學理論裡面,但是那是一種代稱,始終也都說不清楚,但是這幾次,包括我們實際遇到的政策、環境問題,是非常實在的,肚子會餓,可是到今天,什麼是藝術、文化的本體是什麼?還是說不清楚,也很抽象,更遑論重回『本質』,好像很久以前有個藝術的本質,現在歪了,趕快拿羅盤比對一下回去。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收到一份報告,是對岸最新出版的2007年中國文化文物統計,類似於台灣的文化統計,不過設計比較簡略,大多都是報表,前幾頁有一些簡介而已。

該書分成兩大部分,前半約是歷史性資料,對岸因為是計畫經濟,所以五年一個計畫期區分,統計資料從一五(第一個五年)開始統計文化經費與相關預算、支出與加值等狀況,一直更新到2006年。

我們先PO出目錄,讓大家看看這本報告的架構,以及內涵一些表格方向,我自己也掃瞄了一些表,未來將計畫性的釋出,若後續還有朋友需要什麼樣的表,可以來問看看。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